概述

如果读者阅读过笔者之前的文章就会发现,我在 solidity 中使用了 ERC20 代币 -> 可实升级合约的学习路径。为了保持文章的统一性,我准备在此文中介绍 cairo 的可升级合约编程。

此处我没有使用代理合约一词,因为 cairo 1 的可升级配置不需要代理模式。实现起来相当简单,所以为了保持文章的长度,我在代理合约基础上增加了跨链信息发送这一主题。

StarkNet 作为以太坊 L2 项目,其部署在以太坊 核心合约 提供了跨链信息传输功能,而在 StarkNet 链上,原生支持向以太坊通信的系统调用。

显然,使用这些函数可以构造一个沟通 StarkNet 和 Ethereum 的跨链应用。本文将在 Cairo 2 实战入门:编写测试部署ERC-20代币智能合约 基础上构造一个原生支持跨链的 ERC20 代币。

本文出现了大量难度不高的 solidity 代码并使用了 foundry 开发框架,如果读者不熟悉 solidity 合约编程或不熟悉 foundry 框架,请参考 Foundry教程:编写测试部署ERC-20代币智能合约

我们可以将跨链任务拆解为两部分:

  1. 部署以太坊 ERC20 代币并实现 transfer_to_L2 函数
  2. 在 hello_erc20 cairo 智能合约基础上实现 transferToL1 函数

本文所有代码都可在 helloCairoBridge 仓库内找到。

可升级合约

Cairo 2 实战入门:编写测试部署ERC-20代币智能合约 中,我们曾介绍过 class hash。事实上,我们编写的 cairo 代码上链时都会被注册到 starknet 区块链的 class 状态仓库中,而合约只是 class 的运行时,用于存储运行状态。 class 和 合约的分离彻底实现了逻辑和状态的分离。

简单来看,class 相当于逻辑合约,而合约相当于代理合约。

众所周知,可升级合约的基础就是状态和逻辑的分离。为了方便开发者进行可升级合约编程,starknet 为 cairo 语言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用于合约升级函数 replace_class_syscall(new_class_hash)。正如函数名,此函数用于替换合约背后的 class。这意味着,我们可以随时通过调用此函数实现运行逻辑的改变。

有很多读者可以阅读过笔者之前编写的 solidity 代理合约系列,一定对存储槽冲突问题有所耳闻。但在 starknet 中,存储槽冲突问题也消失了。

在 starknet 智能合约中,我们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写入:

self._name.write(name);

但这其实使用语法糖后的写法,其底层实现为:

impl InternalContractStateImpl of InternalContractStateTrait {
    fn address(self: @ContractState) -> starknet::StorageBaseAddress {
        starknet::storage_base_address_const::<0x3a858959e825b7a94eb8d55c738f59c7bf4685267af5064bed5fd9c6bbc26de>()
    }
    fn read(self: @ContractState) -> felt252 {
        // Only address_domain 0 is currently supported.
        let address_domain = 0_u32;
        starknet::StorageAccess::<felt252>::read(
            address_domain,
            self.address(),
        ).unwrap_syscall()
    }
    fn write(ref self: ContractState, value: felt252) {
        // Only address_domain 0 is currently supported.
        let address_domain = 0_u32;
        starknet::StorageAccess::<felt252>::write(
            address_domain,
            self.address(),
            value,
        ).unwrap_syscall()
    }
}

其中,starknet::StorageAccess::<felt252>::write(address_domain, self.address(), value) 是写入的核心函数,而写入地址为 变量名的 sn-keccak 哈希值 0x3a858959e825b7a94eb8d55c738f59c7bf4685267af5064bed5fd9c6bbc26de 。这与 solidity 的线性存储排布产生了鲜明对比。显然,这种依靠变量名哈希值进行存储的方式完全避免了存储槽冲突问题。我们可以进行任意的合约升级,不需要专门考虑升级前后存储变量是否会丢失或无法检索等问题。

关于此处的变量存储地址 address 的计算问题,读者可以参考 文档

综上所述,可升级合约在 cairo 1 的极易实现,只需要在合约内加入以下内容:

use starknet::syscalls::replace_class_syscall;

fn upgrade(self: @ContractState, new_class_hash: ClassHash) {
    replace_class_syscall(new_class_hash);
}

请注意此处没有对 upgrade 进行权限控制,读者在使用时应当进行增加。

读者在参与 starknet 项目交互时,应当注意风险,可升级合约在 starknet 上可能会成为主流,这意味着项目方更容易通过可升级合约的方式跑路

跨链流程

在编写代码前,我们需要了解跨链的基本流程,该部分内容主要参考 L1-L2 messaging 文档。

L2 -> L1

从 starknet 跨链到 ethereum 主网是比较简单的。

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下:

let mut message_payload = array![
    l1_recipient.into(), amount.low.into(), amount.high.into()
];

send_message_to_l1_syscall(
    to_address: self.l1_token.read(), payload: message_payload.span()
);

当我们在 cairo 合约中调用 send_message_to_l1_syscall 函数时, starknet 节点会收到 to_addresspayload 的信息,其中 to_address 是 L1 信息接收地址,而 payload 为发送的信息内容。节点收到上述信息后,会使用以下公式计算 hash 值:

keccak256(
    abi.encodePacked(
        FromAddress,
        ToAddress,
        Payload.length,
        Payload
    )
);

其中各参数含义如下:

  • FromAddress L2 发送方地址
  • ToAddress L1 接收方地址
  • Payload 发送信息

计算完成后会将上述内容使用 abi.encodePacked 进行序列化,以其作为参数请求 L1 的 核心合约updateState 函数,该函数有很多作用,此处我们仅关注 L2 -> L1 跨链信息传递功能。此功能是通过 processMessages 函数实现的,其中核心部分如下:

if (isL2ToL1) {
    bytes32 messageHash = keccak256(
        abi.encodePacked(programOutputSlice[offset:endOffset])
    );

    emit LogMessageToL1(
        // from=
        programOutputSlice[offset + MESSAGE_TO_L1_FROM_ADDRESS_OFFSET],
        // to=
        address(programOutputSlice[offset + MESSAGE_TO_L1_TO_ADDRESS_OFFSET]),
        // payload=
        (uint256[])(programOutputSlice[offset + MESSAGE_TO_L1_PREFIX_SIZE:endOffset])
    );
    messages[messageHash] += 1;
}

此处的 programOutputSlice 即节点打包的请求参数,我们使用数组检索来实现请求参数的反序列化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请求参数并没有被保存在以太坊状态中,而仅作为 LogMessageToL1 事件抛出。该事件定义为:

event LogMessageToL1(uint256 indexed fromAddress, address indexed toAddress, uint256[] payload);

故在上述代码中,只有 messages[messageHash] += 1; 进行了以太坊状态修改,所以归根到底,只有 L2 -> L1 的信息的哈希值被记录了。

如果读者对此部分感兴趣,可以阅读 源代码

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在 L2 向 L1 发送信息,我们需要自己在链下维护 from_addresspayload 信息。当然,从核心合约抛出的事件中检索也可以。

当 L2 节点在 L1 完成数据写入后,就完成所有任务。接下来,我们需要使用 L1 合约去消费数据。我们一般会直接使用 consumeMessageFromL2 函数。为了使读者了解该函数的底层原理,我截取了其 源代码:

function consumeMessageFromL2(uint256 fromAddress, uint256[] calldata payload)
    external
    override
    returns (bytes32)
{
    bytes32 msgHash = keccak256(
        abi.encodePacked(fromAddress, uint256(msg.sender), payload.length, payload)
    );

    require(l2ToL1Messages()[msgHash] > 0, "INVALID_MESSAGE_TO_CONSUME");
    emit ConsumedMessageToL1(fromAddress, msg.sender, payload);
    l2ToL1Messages()[msgHash] -= 1;
    return msgHash;
}

consumeMessageFromL2 实质就是检索存储中是否存在指定跨链信息的哈希值。如果该跨链信息存在,那么返回信息哈希,否则则抛出异常。在跨链应用开发过程中,我们往往直接丢弃 consumeMessageFromL2 返回的信息哈希值。

请注意此处消费不存在的信息会直接抛出异常

正如上文所述,我们需要自己维护 from_addresspayload 信息,否则就无法调用 consumeMessageFromL2 以消费数据。

在真正的开发过程中,我们一般会使用 IStarknetMessaging 接口,我们会在后文展示其使用。

一个简单的流程如下:

StarkNet Message L2 -&gt; L1

当然,此流程中没有显示技术细节。一个具有更多技术细节的流程图如下:

StarkNet L2 -&gt; L1

在上图中,出现之前没有给出过解释的 StarknetOS 名词。简单来说,我们可以认为其指 cairo 运行环境。但事实上,该词有更加深层的隐喻。我们所学习的 cairo 都是无状态的,无法进行数据存储等操作,而缺少数据存储等操作显然无法构造真正的应用。所以 StarkNet 开发者为 Cairo 提供了一系列函数用于拓展 Cairo 编程语言。当 cairo 调用到这些函数后,类似操作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系统调用,控制权会被转移到 cairo 外的程序,这一过程也类似操作系统中的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移。基于这种相似性,我们称 starknet 项目组构造的 cairo 运行时环境为 StarknetOS

这样解释了在测试过程中,我们为什么使用 cairo-test --starknet . 。此处的 --starknet 就意味着测试过程中应为运行时增加 StarknetOS 提供的系统调用

所有 StarknetOS 提供的系统调用都可以在 corelib/src/starknet/syscalls.cairo 中找到。如果读者访问此文件,会发现文件中的函数都没有定义,这是因为这些函数的逻辑代码都是在 cairo 运行环境中实现的。

最后,我们讨论费用问题。不难发现,L2 -> L1 的信息传递最大的花销在于 L1 中的核心合约将消息哈希值写入以太坊状态。这一部分会消耗 20k gas ,当然事件的抛出也会消耗一定 gas。starknet 在其 gas 计算方法上应该已经兼顾这一部分,读者不太用担心交易失败的问题。

L1 -> L2

相比于 L2 -> L1 的信息传递需要 ciaro 发送和 solidity 接受,L1 -> L2 的跨链调用则更加简单,仅需要 L1 合约发起请求即可。但另一方面,L1 -> L2 的交易费用是重点,一旦计算操作很有可能出现 ETH 丢失的现象。

此处我们使用了 跨链调用 一词,L1 -> L2 的信息发送一定会触发 L2 合约函数,我们会在后文分析其具体原理。

跨链调用的第一步是 L1 合约调用 starknet 核心合约的 sendMessageToL2 函数,该函数 源代码 如下:

function sendMessageToL2(
    uint256 toAddress,
    uint256 selector,
    uint256[] calldata payload
) external payable override returns (bytes32, uint256) {
    require(msg.value > 0, "L1_MSG_FEE_MUST_BE_GREATER_THAN_0");
    require(msg.value <= getMaxL1MsgFee(), "MAX_L1_MSG_FEE_EXCEEDED");
    uint256 nonce = l1ToL2MessageNonce();
    NamedStorage.setUintValue(L1L2_MESSAGE_NONCE_TAG, nonce + 1);
    emit LogMessageToL2(msg.sender, toAddress, selector, payload, nonce, msg.value);
    bytes32 msgHash = getL1ToL2MsgHash(toAddress, selector, payload, nonce);
    // Note that the inclusion of the unique nonce in the message hash implies that
    // l1ToL2Messages()[msgHash] was not accessed before.
    l1ToL2Messages()[msgHash] = msg.value + 1;
    return (msgHash, nonce);
}

简单来说,该函数的运行逻辑为:

  1. 检查 msg.value 的范围,该笔转入的 ETH 就是 L2 合约调用的 gas
  2. 增加 nonce
  3. 释放事件
  4. 计算 msgHash 并进行数据写入,注意此处写入的是 msg.value + 1 参数

一旦事件 LogMessageToL2 抛出,节点就会捕获此消息,等待 L1 中的跨链调用达到一定数量后,节点会统一抽取 toAddress 等参数进行 L2 合约调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合约调用不是任意的,其要求调用的函数具有 #[l1_handler] 注释,如下:

#[l1_handler]
fn handle_deposit(from_address: felt252, account: ContractAddress, amount: u256) {
    ...
}

只有带有 #[l1_handler] 的函数会被调用,否则会出现调用失败情况。此处的 from_address 是进行跨链调用的 L1 合约地址,通过此参数,我们可以避免函数被任意调用。

下图展示了 voyager 区块链浏览器中对 L1_HANDLER 这种特殊的 L1 调用交易标识:

L1 Handler Voyer

当节点在 L2 完成合约调用后,L2 节点会对所有 请求成功 的交易的参数进行进行序列化(类似 L2 -> L1 参数的序列化,即 abi.encodePacked),并将其作为参数调用核心合约,核心合约会根据参数进行更新,源代码 如下:

// 计算信息哈希并重置该消息的此存储槽
{
    bytes32 messageHash = keccak256(
        abi.encodePacked(programOutputSlice[offset:endOffset])
    );

    uint256 msgFeePlusOne = messages[messageHash];
    require(msgFeePlusOne > 0, "INVALID_MESSAGE_TO_CONSUME");
    totalMsgFees += msgFeePlusOne - 1;
    messages[messageHash] = 0;
}
// 释放事件
uint256 nonce = programOutputSlice[offset + MESSAGE_TO_L2_NONCE_OFFSET];
uint256[] memory messageSlice = (uint256[])(
    programOutputSlice[offset + MESSAGE_TO_L2_PREFIX_SIZE:endOffset]
);
emit ConsumedMessageToL2(
    // from=
    address(programOutputSlice[offset + MESSAGE_TO_L2_FROM_ADDRESS_OFFSET]),
    // to=
    programOutputSlice[offset + MESSAGE_TO_L2_TO_ADDRESS_OFFSET],
    // selector=
    programOutputSlice[offset + MESSAGE_TO_L2_SELECTOR_OFFSET],
    // payload=
    messageSlice,
    // nonce =
    nonce
);

此处的代码较为简单,复杂的部分在于反序列化,但即使不理解反序列化,我们也理解核心逻辑。最后,由于 gas 支付是在 L1 完成的,所以我们需要将该笔 gas 转给节点,源代码 如下:

if (totalMsgFees > 0) {
    // NOLINTNEXTLINE: low-level-calls.
    (bool success, ) = msg.sender.call{value: totalMsgFees}("");
    require(success, "ETH_TRANSFER_FAILED");
}

如果我们的跨链调用成功,则会遵循上述流程。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向 L1 核心合约输入 L2 交易参数和交易 gas ,L2 节点会捕获这一请求,然后代替我们在 L2 上进行交易请求。所以此处我们称其为跨链调用,而不是跨链信息。

总结来看,L1 -> L2 的跨链调用如下图:

L1 -&gt; L2 call

但是上述只是交易成功的情况,但也有可能交易失败,一般来说,有以下失败原因:

  1. L1 转入的 L2 交易 gas 费用不足,较常见
  2. L1 传入的 L2 交易参数构造存在问题

这些失败的交易不会被纳入核心合约的更新。那是否意味着我们转入的 ETH 被永远锁定在了核心合约里?其实不是,starknet 开发者考虑到了这一点,所以提供了一个特殊的 startL1ToL2MessageCancellation 函数,其源代码如下:

function startL1ToL2MessageCancellation(
    uint256 toAddress,
    uint256 selector,
    uint256[] calldata payload,
    uint256 nonce
) external override returns (bytes32) {
    emit MessageToL2CancellationStarted(msg.sender, toAddress, selector, payload, nonce);
    bytes32 msgHash = getL1ToL2MsgHash(toAddress, selector, payload, nonce);
    uint256 msgFeePlusOne = l1ToL2Messages()[msgHash];
    require(msgFeePlusOne > 0, "NO_MESSAGE_TO_CANCEL");
    l1ToL2MessageCancellations()[msgHash] = block.timestamp;
    return msgHash;
}

如果在一段时间内,我们没有观察到发起交易的 ConsumedMessageToL2 事件,那么可能意味着交易的失败。我们需要调用 startL1ToL2MessageCancellation 函数来取消这笔错误交易,该函数设定了 5 天的等待周期。在等待 5 天后,我们可以调用 cancelL1ToL2Message 函数来释放 MessageToL2Canceled 事件,源代码 如下:

function cancelL1ToL2Message(
    uint256 toAddress,
    uint256 selector,
    uint256[] calldata payload,
    uint256 nonce
) external override returns (bytes32) {
    emit MessageToL2Canceled(msg.sender, toAddress, selector, payload, nonce);
    // Note that the message hash depends on msg.sender, which prevents one contract from
    // cancelling another contract's message.
    // Trying to do so will result in NO_MESSAGE_TO_CANCEL.
    bytes32 msgHash = getL1ToL2MsgHash(toAddress, selector, payload, nonce);
    uint256 msgFeePlusOne = l1ToL2Messages()[msgHash];
    require(msgFeePlusOne != 0, "NO_MESSAGE_TO_CANCEL");

    uint256 requestTime = l1ToL2MessageCancellations()[msgHash];
    require(requestTime != 0, "MESSAGE_CANCELLATION_NOT_REQUESTED");

    uint256 cancelAllowedTime = requestTime + messageCancellationDelay();
    require(cancelAllowedTime >= requestTime, "CANCEL_ALLOWED_TIME_OVERFLOW");
    require(block.timestamp >= cancelAllowedTime, "MESSAGE_CANCELLATION_NOT_ALLOWED_YET");

    l1ToL2Messages()[msgHash] = 0;
    return (msgHash);
}

注意是检查时间是否达到要求。此函数中没有退回 ETH 的函数,这是因为错误交易也消耗了 gas ,所以核心合约不会退回 gas ,此函数的意义在于开发者可以通过调用 cancelL1ToL2Message 来判断交易是否处于可取消状态。如果 cancelL1ToL2Message 调用成功,那么开发者可以在函数内编写代币铸造等功能帮助用户恢复资产。我们会在后文给出此过程的具体编程方法。

一般来说,退回 gas 都是因为 L2 gas 不足而交易失败导致的,所以如何准确评估 L2 交易 gas 消耗是一个问题,万幸的是,常用的开发工具 starkli 提供了 Gas 评估方法。我们以调用 0x04375195089e9684ed18b7cf77cf3e6c7e64faf23b017501c9cbe645101e81e3mint 函数为例介绍如何评估。

该合约是我们在 上一篇文章 中部署的。

读者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评估:

starkli invoke --estimate-only 0x04375195089e9684ed18b7cf77cf3e6c7e64faf23b017501c9cbe645101e81e3 mint u256:100
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运行此命令前,读者需要设置以下环境变量:

export STARKNET_ACCOUNT=~/.starknet_accounts/starkli.json
export STARKNET_KEYSTORE=~/.starknet_accounts/key.json

此处没有设置 RPC 所以默认使用 goerli-1 测试网,读者可以自行设置 RPC 以切换网络。

合约编程

在了解基本原理后,我们需要进行合约编程,正如本文开头所说,此任务可以分解为以下两部分:

  1. 在 hello_erc20 cairo 智能合约基础上实现 transferToL1 函数
  2. 部署以太坊 ERC20 代币并实现 transfer_to_L2 函数

在真实的编程环境中,我建议读者先完成 L2 -> L1 的跨链,因为此部分跨链是异步的,我们可以 fork 核心合约状态来进行测试。而 L1 -> L2 的跨链调用是自动的,该部分仅需要对 L2 cairo 合约进行简单修改即可。

本文将编写一个原生具有可跨链能力的 ERC20 合约。在其 L2 合约上提供以下函数:

  1. transfer_to_L1(l1_recipient, amount) 调用此函数会烧毁调用会将资产发送到 L1 并在 L2 中烧毁用户的资产
  2. despoit_from_L1 属于 #[l1_handler] 用于接受 L1 的存款请求。

而在 L1 的合约上,我们提供以下函数:

  1. transferToL2 调用此函数将资产发送到 L2 且在 L1 烧毁资产
  2. despoitFromL2 调用此函数时接受 L2 转入资产

L2 -> L1

在本节中,我们首先介绍如何编写 L2 cairo 合约使其向 L1 发送信息,等待信息被 L1 确定后,我们再编写 L1 solidity 合约来消费此消息。值得注意的是,L2 -> L1 的信息跨链需要 4 小时或 8 小时时间,读者可以直接使用本文给出的 messageHash 进行测试。

本文选择将跨链信息的接受方设置为 EOA 地址,不可能被消费。在测试过程中,我们可以使用 foundrycheatcode 调整合约部署地址

L2 cairo 合约

本文会在 上篇文章 编写的标准 ERC20 合约基础上修改,读者可以在 此处 查看源代码。

首先,我们需要增加 burn 函数。与其他函数不同,burn 属于内部函数,所以不能放在 impl IERC20Impl of super::IERC20<ContractState> 内,我们需要编写以下代码:

#[external(v0)]
impl IERC20Impl of super::IERC20<ContractState> {
    ...
}

#[generate_trait]
impl StorageImpl of StorageTrait {
    fn burn(ref self: ContractState, amount: u256) {
        let zero_address = contract_address_const::<0>();
        let sender = get_caller_address();
        self._total_supply.write(self._total_supply.read() - amount);
        self._balances.write(sender, self._balances.read(sender) - amount);

        self.emit(Event::Transfer(Transfer { from: sender, to: zero_address, value: amount }));
    }
}

我们将函数直接作为 StorageTrait 的一个 trait ,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用此函数:

self.burn(amount);

我们也需要修正 stroage 结构体,增加 governorl1_token 变量,前者指 owner 而后者指 L1 上的代币合约。修改后的 Storage 如下:

#[storage]
struct Storage {
    ...,
    _allowances: LegacyMap<(ContractAddress, ContractAddress), u256>,
    governor: ContractAddress,
    l1_token: felt252,
}

由于增加了 governor 存储变量,我们也需要修改 constructor 构造器,修改后如下:

#[constructor]
fn constructor(
    ref self: ContractState,
    name: felt252,
    symbol: felt252,
    decimals: u8,
    governor: ContractAddress
) {
    self._name.write(name);
    self._symbol.write(symbol);
    self._decimals.write(decimals);
    self.governor.write(governor);
}

此处不要使用 self.governor.write(get_caller_address()) 设置 owner ,因为如果你使用的是 ArgentX 钱包,其合约部署是通过调用 UniversalDeployer 合约实现的,这意味如果使用 get_caller_address() 函数,则 governor 会被设置为 UniversalDeployer 合约地址。

更改 constructor 后,也需要修改一部分单元测试,请读者自行更改。

增加以下函数用于设置 L1 代币合约地址:

fn set_l1_token(ref self: ContractState, l1_token_address: EthAddress) {
    assert(get_caller_address() == self.governor.read(), 'GOVERNOR_ONLY');

    assert(self.l1_token.read().is_zero(), 'L1_token_ALREADY_INITIALIZED');
    assert(l1_token_address.is_non_zero(), 'ZERO_token_ADDRESS');

    self.l1_token.write(l1_token_address.into());
    self.emit(Event::SetL1Token(SetL1Token { l1token: l1_token_address }))
}

set_l1_token 函数较为简单,但我们暂时没有引入 EthAddress 类型,请读者使用以下代码引入:

use starknet::eth_address::EthAddress;

读者可能发现报错中提示 is_zerois_non_zero 方法也不存在,所以我们需要引入:

use starknet::eth_address::EthAddressZeroable;

最后,l1_token_addressEthAddress 类型,而 l1_tokenfelt 类型,所以此处需要使用 l1_token_address.into() 进行转换。此转换是在 EthAddressIntoFelt252 中定义的,而不是原生存在的方法。读者可能发现此处提示函数不存在,我们需要导入以下内容来使用 into 方法:

use starknet::eth_address::EthAddressIntoFelt252;

关于测试部分,读者可以自行参考 github 仓库

完成这些繁琐的基本任务后,我们开始真正编写跨链函数 transfer_to_L1 ,其实也比较简单,代码如下:

fn transfer_to_L1(ref self: ContractState, l1_recipient: EthAddress, amount: u256) {
    self.burn_helper(amount);

    let caller_address = get_caller_address();

    let mut message_payload = array![
        l1_recipient.into(), amount.low.into(), amount.high.into()
    ];

    send_message_to_l1_syscall(
        to_address: self.l1_token.read(), payload: message_payload.span()
    );

    self
        .emit(
            Event::TransferToL1(
                TransferToL1 { l2_sender: caller_address, l1_recipient, value: amount }
            )
        )
}

代码比较简单,在 L2 上烧毁用户资产,之后将接收方和发送资产金额作为跨链信息发送到核心合约中。

对于跨链部分,我们需要对此函数进行跨链测试,注意此测试需要 cairo 版本大于或等于 2.2.0 。测试部分如下:

#[test]
#[available_gas(2000000)]
fn test_l2_to_l1_messages() {
    let mut erc20_token = ERC20::unsafe_new_contract_state();

    let l1_token = EthAddress { address: 0x1234 };
    let l1_address = EthAddress { address: 0x4567 };

    let contract_address = contract_address_const::<0x1>();
    let amount = 2000_u256;

    set_contract_address(contract_address);

    erc20_token.set_l1_token(l1_token);
    erc20_token.mint(5000);
    erc20_token.transfer_to_L1(l1_address, amount);

    let except_message: Array<felt252> = array![
        l1_address.into(), amount.low.into(), amount.high.into()
    ];

    assert_eq(
        @starknet::testing::pop_l2_to_l1_message(contract_address).unwrap(),
        @(l1_token.into(), except_message.span()),
        'Message l1_token amount'
    )
}

此处,我们直接使用 unsafe_new_contract_state 方法获得实体化的合约,注意,使用此方法无法对合约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。如果读者需要对合约进行初始化请勿使用此方法部署。

我个人不提倡在复杂测试环境内使用 unsafe_new_contract_state ,除非测试非常简单。本文引入此函数主要是为了拓展开发者的视野,大部分情况下使用 之前 介绍过的 deploy_syscall 部署即可

我们使用 pop_l2_to_l1_message 来监听合约抛出的发往 L1 的信息,该函数的定义如下:

fn pop_l2_to_l1_message(address: ContractAddress) -> Option<(felt252, Span<felt252>)> {}

其返回值第一项 felt252 为 L1 信息接受合约而 Span<felt252> 代表具体抛出的信息。此处使用 Span<T> 类型是为了避免所有权问题,读者可认为此类型为 Array<flet252> 只读指针。

完成上述工作后,我们开始部署此合约。这种跨链合约显然无法较为简单的进行本地测试,直接使用测试网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。

我们使用以下命令进行编译:

scarb build

部署完成后,读者可以调用 set_l1_token 函数设置一个 L1 地址,设置完成后,调用 transfer_to_L1 函数,读者可以点击 此链接 查看示例交易。

点击 Message Logs 选项卡,我们可以看到 L2 -> L1 的信息,如下:

StarkScan L2 -&gt; L1

读者可以点击 Message Hash 查看信息传递详情,或者点击 此链接 。我们主要关注 Status ,该内容说明当前跨链信息是否被 L1 接受。一般来说,L2 -> L1 的跨链信息传递需要 4 个小时。然后,我们的重点在于 Payload,如下图:

StarkNet L2 -&gt; L1 Payload

payload 与我们的代码是对应的,Index 0 为接收方地址,Index 1 为转移代币数量 amount 的低 128 位,而 Index 2 为转移代币数量的高 128 位。

此处又显示了为了使用 256 bit 而带来的复杂度,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放弃使用 u256 数据类型,而使用 felt252 数据类型作为 amount 参数。在大部分情况下,使用 252 bit 的 felt252 作为 amount 是足够的。

我们可以观察到 Message Hash0x829b7b9b220945a1e3c40d04eb2b6c38b0ee7ff6f54049bbb4b9ea87d021b21a。之前,我们介绍过此值的计算方法:

keccak256(
    abi.encodePacked(
        FromAddress,
        ToAddress,
        Payload.length,
        Payload
    )
);

此处,我们进行使用 solidity 进行一次验算。我们假设读者系统环境内包含 foundry 以太坊开发工具,在终端键入 chisel 以启动 foundry 的 solidity REPL 工具。分别键入以下命令:

uint256 fromAddress = 0x03df9e4bb7dbee67fbfb50d5e1e8205df55c7b85789b1eb0dca618c390c0ffee;
uint256 toAddress = 0x00afd48f565e1ac63f3e547227c9ad5243990f3d40;
uint256 length = 3;
uint256[] memory payload = new uint256[](3);
payload[0] = 98643737269556690607045493661323739746101663068;
payload[1] = 100;
keccak256(abi.encodePacked(fromAddress, toAddress, length, payload))

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输出:

Chisel Message Hash

此处使用了 0x00afd48f565e1ac63f3e547227c9ad5243990f3d40 而不是 0xafd48f565e1ac63f3e547227c9ad5243990f3d40 是因为使用后者会报错。

耐心等待 4 小时或 8 小时,我们可以在 核心合约 查询到此信息,如下图:

Message Hash Query

solidity 合约

接下来,我们就可以编写 solidity 合约来消费此消息。此处我们需要实现 despoitFromL2 函数。

我们使用了 solmate ERC20 作为底稿进行修改。为了保持合约的简单性,我们删除来 EIP-2612 部分代码。为了使合约具有跨链功能,我们需要在合约头部加入以下声明:

address public starkNetAddress;

此变量用于存储核心合约地址。我们也需要在构造器中对此变量进行初始化:

constructor(
    string memory _name,
    string memory _symbol,
    uint8 _decimals,
    address _starkNetAddress
) {
    name = _name;
    symbol = _symbol;
    decimals = _decimals;
    starkNetAddress = _starkNetAddress;
}

事实上,此处的构造器并不会在后文测试中使用。

接下来,我们编写 payload 解析器,代码如下:

function payloadParese(uint256[] calldata payload) internal pure returns (address, uint256) {
    address receiver = address(uint160(payload[0]));
    uint256 amount = payload[2] << 128 | payload[1];
    return (receiver, amount);
}

在上文中,我们定义了 cairo 1 合约传递的 payload 的内容如下:

message_payload.append(l1_recipient.into());
message_payload.append(amount.low.into());
message_payload.append(amount.high.into());

此处的代码是对 payload 的解析,此处需要注意 amount 为两个 uint128 拼接得到的,我们在此处使用位移操作将 payload 的 amount 进行了重现拼接。

接下来,我们可以进行跨链函数 despoitFromL2 的编写,代码如下:

function despoitFromL2(uint256 fromAddress, uint256[] calldata payload) external {
    IStarknetMessaging(starkNetAddress).consumeMessageFromL2(
        fromAddress,
        payload
    );
    (address receiver, uint256 amount) = payloadParese(payload);
    _mint(receiver, amount);
}

相对来说,合约实现上比较简单。核心合约提供的 consumeMessageFromL2 函数实现了一系列功能,特别是如果无法查询到对应跨链信息的哈希值直接 revert 的功能大大简化了我们的后期处理。当然,此处我们没有进行事件抛出,读者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增加此部分。

此处,我们需要引入 IStarknetMessaging 接口,限于篇幅限制,我们省略了此部分。

接下来,我们进行测试。测试较为简单,唯一的复杂度在于我们需要构造一个核心合约的 mock 版本。代码如下:

// SPDX-License-Identifier: MIT
pragma solidity ^0.8.15;

contract Core {

    mapping(bytes32 => uint256) public l2ToL1Messages;

    function consumeMessageFromL2(uint256 fromAddress, uint256[] calldata payload)
        external
        returns (bytes32)
    {
        l2ToL1Messages[0x829b7b9b220945a1e3c40d04eb2b6c38b0ee7ff6f54049bbb4b9ea87d021b21a] = 1;

        bytes32 msgHash = keccak256(
            abi.encodePacked(fromAddress, uint256(uint160(msg.sender)), payload.length, payload)
        );

        require(l2ToL1Messages[msgHash] > 0, "INVALID_MESSAGE_TO_CONSUME");
        // emit ConsumedMessageToL1(fromAddress, msg.sender, payload);
        l2ToL1Messages[msgHash] -= 1;
        return msgHash;
    }
}

总体来说,比较简单。在测试观察中,我们直接使用了 0x829b7b9b220945a1e3c40d04eb2b6c38b0ee7ff6f54049bbb4b9ea87d021b21a 信息,该该消息的接收方为 0xAFD48f565e1aC63f3e547227c9AD5243990f3D40 ,所以我们需要在指定地址进行合约部署。此处,我们使用了 vm.etch cheatcode 函数,此函数可以直接向指定地址内写入合约字节码。我们编写测试代码如下:

core = new Core();
uint256 L2Address = 0x03df9e4bb7dbee67fbfb50d5e1e8205df55c7b85789b1eb0dca618c390c0ffee;
token_code = new BridgeERC20("BRIDGE", "BE", 18, address(core), L2Address);

bytes memory code = address(token_code).code;
targetAddr = address(0xAFD48f565e1aC63f3e547227c9AD5243990f3D40);
vm.etch(targetAddr, code);

uint256 slot = stdstore
    .target(targetAddr)
    .sig("starkNetAddress()")
    .find();
bytes32 loc = bytes32(slot);
bytes32 mockedCore = bytes32(abi.encode(address(core)));
vm.store(targetAddr, loc, mockedCore);

此处使用 vm.etchBridgeERC20 的字节码直接写入了 0xAFD48f565e1aC63f3e547227c9AD5243990f3D40 地址内,但是字节码内缺少部分参数的初始化,所以此处我们使用 vm.store 对指定变量进行了强行初始化。

L1 -> L2

相比于 L2 -> L1 的缓慢,L1 -> L2 是高速的。我们首先构造 L1 合约中的核心函数 transferToL2 ,此函数用于发送资产。但是正如上文所述,资产发送可能因为 L1 交易缴纳的 gas 不足而失败,所以我们也要实现交易取消和资产取回等函数。

cairo 合约

我们首先需要增加一个 event 方便后期判断:

 #[event]
fn DepositFromL1(account: ContractAddress, amount: u256) {}

接下来,我们构造 despoit_from_L1 函数,此函数也比较简单:

#[l1_handler]
fn despoit_from_L1(from_address: felt252, account: ContractAddress, amount: u256) {
    assert(from_address == l1_token::read(), 'EXPECTED_FROM_BRIDGE_ONLY');

    _total_supply::write(_total_supply::read() + amount);
    _balances::write(account, _balances::read(account) + amount);

    DepositFromL1(account, amount);
}

此处用到了 u256 类型,cairo 1 在传入参数时可以解析这一类型。

solidity 合约

此处主要实现 transferToL2 函数,此函数的核心在于调用核心合约的 sendMessageToL2 方法。一个简单的实现如下:

function transferToL2(uint256 L2Address, uint256 amount) payable external returns (uint256) {
    _burn(msg.sender, amount);
    uint256[] memory payload = generatePayload(L2Address, amount);

    (bytes32 msgHash,uint256 nonce) = IStarknetMessaging(starkNetAddress).sendMessageToL2{value: msg.value}(
        L2TokenAddress, SELECTOR, payload
    );

    emit MessageHash(msgHash);

    nonceValue[nonce][msg.sender] = amount;

    return nonce;
}

此处使用 generatePayload 函数生成 Payload ,具体是实现如下:

function generatePayload(
    uint256 L2Address, 
    uint256 amount
) internal pure returns (uint256[] memory payload) {
    payload = new uint256[](3);
    uint128 low = uint128(amount);
    uint128 high = uint128(amount >> 128);

    payload[0] = L2Address;
    payload[1] = low;
    payload[2] = high;
}

transferToL2 函数另一需要注意的是 nonceValue 映射,此映射定义为 mapping(uint256 => mapping(address => uint256)) public nonceValue;,用于存储用户的 nonce 与用户地址和转移至 L2 的代币的关系。该映射为后文 startCancelcancel 函数使用,即用于取消 L2 交易以拿回资产。

上述 startCancelcancel 函数定义如下:

function startCancel(uint256 L2Address, uint256 nonce) external {
    uint256 amount = nonceValue[nonce][msg.sender];
    require(amount > 0, "NONCE_NOT_EXIST");
    uint256[] memory payload = generatePayload(L2Address, amount);
    IStarknetMessaging(starkNetAddress).startL1ToL2MessageCancellation(
        L2TokenAddress, SELECTOR, payload, nonce, SELECTOR, payload, nonce
    );
}

function cancel(uint256 L2Address, uint256 nonce) external {
    uint256 amount = nonceValue[nonce][msg.sender];
    require(amount > 0, "NONCE_NOT_EXIST");
    uint256[] memory payload = generatePayload(L2Address, amount);
    IStarknetMessaging(starkNetAddress).cancelL1ToL2Message(
        L2TokenAddress, SELECTOR, payload, nonce, SELECTOR, payload, nonce
    );
    nonceValue[nonce][msg.sender] = 0;
    _mint(msg.sender, amount);
}

此处将大量的安全检查委托给了 startL1ToL2MessageCancellationcancelL1ToL2Message 函数。我们仅对 msg.sendernonce 进行检查,这是为了避免用户恶意操作来取消他人的交易。

关于测试,我们不再进行详细讨论,读者可自行参考文档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们没有对 cancel 函数进行完整的测试。这是因为 核心合约的 cancelL1ToL2Message 实现包含大量参数,所以笔者没有在 mock 合约中进行实现,如果读者的项目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,建议进行完整测试。

此处,一个更好的测试方案是使用 forking 系列 cheatcode 直接将主网核心合约 fork 到本地进行测试,读者可以自行参考 相关文档。此方法不需要在本地构造 mock 合约,但缺点是缓慢,测试会因为需要 fork 主网状态而变得极其缓慢。读者可根据自身需求使用。

跨链测试

我们主要进行 L1 -> L2 的跨链测试。

首先,我们需要部署最终的 cairo 合约,关于部署的流程,我们也在上文进行了讨论,简单来说,需要以下命令:

nile-rs declare -m 1528919118624 -p PRIVATE_KEY -n goerli bridgeERC20_ERC20 -t
nile-rs deploy -p PRIVATE_KEY -m 1025377281411474 -n goerli bridgeERC20_ERC20 'BRIDGE' 'BE' 18 0x046d703Df4Dd4E1B8196B294ec295C8C66097836Cd4085372299Ac53dFf5d478 -t

上述命令均增加 -m 直接指定交易的 max-fee ,这是因为 nile-rs 的 gas 设定机制存在一定问题,使用默认的 max-fee 容易失败。

部署 cairo 合约完成后,我们需要部署 solidity 合约,创建 script/BridgeERC20.s.sol 合约,输入以下命令:

// SPDX-License-Identifier: MIT
pragma solidity ^0.8.15;

import "forge-std/Script.sol";
import "../src/BridgeERC20.sol";

contract BridgeScript is Script {
    function run() public returns (BridgeERC20 token) {
        vm.startBroadcast();
        uint256 L2Address = 0x01333558b36dcba8bfdaf329a20a595958bfa2c97aa0332df4350199b740228f;
        address core = 0xde29d060D45901Fb19ED6C6e959EB22d8626708e;
        token = new BridgeERC20("BRIDGE", "BE", 18, core, L2Address);
        vm.stopBroadcast();
    }
}

最后,使用以下命令完成 solidity 合约部署:

forge script script/BridgeERC20.s.sol:BridgeScript --rpc-url $RPC_URL --private-key $PRIVATE_KEY --broadcast --verify --etherscan-api-key $ETHERSCAN_KEY -vvvv

此处的 $RPC_URL 为 goerli 测试网 RPC URL 地址,$PRIVATE_KEY 为私钥,而 $ETHERSCAN_KEY 为 EtherScan 网站 API 密钥,主要用于验证合约。

关于 solidity 合约部署,比较完整的示例可以参考 Foundry教程:编写测试部署ERC-20代币智能合约

完成上述部署后,我们可以前往 cairo 合约的区块链浏览器页面,调用 set_l1_token 函数,如下图:

Set L1 Token In starkSacn

此处使用的区块链浏览器为 starkscan

完成此设置后,读者需要在终端中与 L1 合约进行交互。首先,我们使用以下命令铸造代币,如下:

cast call $bridge "mint(uint256)" 1ether --rpc-url $RPC_URL --private-key $PRIVATE_KEY
cast send $bridge "mint(uint256)" 1ether --rpc-url $RPC_URL --private-key $PRIVATE_KEY

此处依旧使用了经典的先 callsend 的方法,call 会模拟交易,可以有效避免因填错参数而导致的交易失败情况。

然后,我们进行跨链转账:

export L2ADDRESS=0x046d703Df4Dd4E1B8196B294ec295C8C66097836Cd4085372299Ac53dFf5d478
cast call $bridge "transferToL2(uint256,uint256)" $L2ADDRESS 0.5ether --value 0.003ether --priate-key $PRIVATE_KEY --rpc-url $RPC_URL
cast send $bridge "transferToL2(uint256,uint256)" $L2ADDRESS 0.5ether --value 0.003ether --private-key $PRIVATE_KEY --rpc-url $RPC_URL

此处的 0.003 ether 是根据之前的在 L2 上进行的 mint 函数的 gas 花费随意给出的,如果读者可以使用其他工具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。建议在评估结果上增加一部分冗余。

读者可以在 etherscan 页面中的合约 events 内找到交易的 msgHash,如下:

Etherscan Event MsgHash

稍等 1-2 分钟,前往 starknet 区块链浏览器直接搜索 msgHash ,可以前往此页面:

StarkScan MessageHash

一般来说,如果读者的 L2 代码没有问题,稍等 2 分钟就会变为 Consumed On L2 状态,如果 5 分钟内都没有状态变更,可能说明读者的 L2 代码存在问题。但是跨链调用不会给出报错信息,这会使 debug 异常复杂。

至此,我们就完成跨链的全部流程。

总结

本文首先介绍 starknet 的可升级合约模式,相比于 solidity 语言中的可升级合约模式,starknet 通过 cairo 1 语言完全基于 哈希地址的存储模式和可更改的 class 逻辑代码两个方面实现极其简单的可升级合约模式。由于此模式过于简单,所以本文没有给出相关实战。

接下来,我们介绍了 starknet 的跨链机制,该机制也比较简单。但是目前缺少很多文档,所以笔者在跨链上花费了不少时间。本文首先源代码介绍了跨链的基本原理,然后使用核心合约一系列函数进行跨链实战,编写了原生支持跨链的 ERC20 代币。